攜手共樹新風尚 家校齊心育人才
思源實驗學校 七(二)班 劉思涵家長杜敏
孩子的中學生活在火紅九月的金色樂曲中拉開序幕。初中預示著開始也意味著結束。孩子開始擺脫小學的稚嫩,接受著即將成為青年的人生挑戰。而作為家長的我們,也隨之迎來了一次特殊的學習歷程。
故事從一場直播開始。
泱泱水波里,拂進了教育改革的春風。一時激起千層浪,家長線上培訓,顛覆了我們的既有認知,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育人理念。
精彩的線上直播課,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深刻認識到原來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缺失得太多太多。原來,孩子的讀書生涯并不只是和老師、學校的獨處,更離不開家長的有效陪伴、鼓勵、支持、配合乃至督促。
觀看了《新父母在線直播課》后,我認識到想成為新時代的新父母,修行之路漫漫。首先我們要學會尊重,尊重孩子和尊重學校是家長的基本品行。尊重孩子是緩解青春期父母與子女關系的有效辦法。由于常年在外工作缺乏溝通的緣故,加之望子成龍,經常一開口便是成績當先。“你怎么又退步了!”“你是怎么學的!”“你將來怎么辦!”這種傷害孩子自尊的話語經常脫口而出。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哪怕是基礎再差的孩子,作為父母的我們必須進行冷靜客觀的分析,分析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在生活中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給予更耐心細致的輔導,促使他們能一點點的進步,并根據他們的進步情況恰如其分地進行激勵,使他們在家庭和學校中都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一味的指責、批評和責罵,會在家長與孩子之間豎起高高的壁壘,最后得不償失。
另外,家長要成為學校和老師的同盟者。身為家長,我一直有這樣一個困惑,怎么別人家的孩子學習起來毫不費力,而自家的孩子就很難。這次直播課解答了我的問題。原來學習貴在得法。專家講述的費曼學習法、六環學習法以及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彌補了我作為家長教育理論不足的空缺。連基本的閱讀都有特殊的方法。其實我們有些時候也錯怪了孩子。他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錯了方法。原來老師口中常說的要講究方法是經驗之談。有效率的學習才能讓孩子收獲更多。
未來孩子的成長路上,我想我不會再成為缺席者。牽起學校的左手,拉起孩子的右手,家校攜手,樹立新風尚,同心育人才,我要為孩子們的成長傾盡自己的努力。
在成為新時代新家長的追夢路上,我相信,有堅持、有方法、有盟友,我們就會有力量、有成功!
(指導老師:思源實驗學校七(二)班班主任 余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