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夠品學兼優?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可以茁壯成長?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將來成人成材?可是孩子的未來又有誰能夠說的準呢?但是有一點很清楚,孩子的未來有賴于父母的撫養和教育。家庭教育的質量取決于家長的素質。俗話說的好,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是孩子重要的領路人,家長的自身素質和一言一行對孩子的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需要一名好家長才能培養出一個好孩子。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對于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雖然在家庭教育方面我沒有什么很好的經驗,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個人認為家長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家長。
一、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園氛圍。
一個家庭之中,如果經常充滿歡聲笑語,那么這個家庭一定富有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自然會樂在其中,身心就能得到健康成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節假日,家長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開展家庭娛樂活動。帶著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游玩,比如去某個著名景點去欣賞風景。一來讓孩子五天的學習得到了放松,二來讓孩子可以親近自然,開闊視野。二是在各自的家庭中,應該始終保持和和睦睦。倘若父母不斷吵吵鬧鬧,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會感到不安、壓抑和焦慮。如果父母雙方互敬互愛,和諧相處。孩子生活在其中,自然會感到溫馨、快樂和幸福。在我的班上,有一個叫肖翱的學生,他家長周末除了檢查其作業外,一家人都會花半天的時間去陪著孩子出去走走,四處轉轉,讓孩子放松下。一直來,這個孩子不僅懂禮貌學習好,而且還知道很多課外知識。綜以上兩點,如果真正做到了,那么這種家庭一定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二、為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示范。
家庭的教育不僅要靠說服教育,更重要的是做好榜樣示范。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就是潛移默化。家長在家庭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孩子。模仿是他們學習做人的主要途徑。而在家庭中,家長就成為了他們心中模范的最大目標。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要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就要做到。誠實的家長一定能夠培養出誠實的孩子。一個出口就說臟話的家長,不可能培養出一個文明的孩子;一個自私自利的家長,也不能培養出一個大公無私的孩子;一個沉迷于娛樂中的家長,更不可能培養出一個愛好學習的孩子。因此,要成為一名好家長,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為孩子們樹立優秀的榜樣示范。
三、給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
有家長曾經跟我說,撫養一個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撫養孩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作為一名家長,不應該時時刻刻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一些事情,而是應該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發展的空間。要知道現在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特別是遇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你不支持他也就罷了,反而反對他。即使他表面上不說什么,其實他的內心是非常反感的。作為一名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自由發展的空間,根據孩子自己的意愿培養孩子自己的興趣。家長只管做好孩子的領路人,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引導就可以了。班上有一個張瓊月的小女孩,從小就喜歡畫畫。父母很支持她,在完成學習的前提下,還給她買了很多關于繪畫的書籍。讓孩子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所以,家長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最好的禮物,這也會為孩子今后的思維能力發展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四、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現如今,對于90后,10后的孩子來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實在是再普遍不過的了。作為一名老師,其實我覺得這都是一些家長給孩子造成的。也許在家長的眼里,認為什么事都為孩子做好了準備,孩子就會覺得你們是一位很好的家長。其實,不是這樣的。家長對孩子的愛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家長總是怕捧在手里怕碰著、含在嘴里怕燙著。記得在我8歲的那年,媽媽就讓我刷刷筷子洗洗碗。這一幕被我的外婆看到了,外婆看到后自然是心疼了。她不高興地跟我媽媽說:“這么小的孩子就讓她做這做那,你們有這么多大人在,還讓孩子做家務。”小時候,我不懂,只是后來聽說那只是因為外婆心疼我才這么說的。媽媽從小就對我有嚴格的教育。她知道現在放手對于我以后的發展是一筆最大的財富,等我長大后,我的自理能力會比一般孩子更強的。是呀,現在回想起母親的這些話,真的是為了我好。沒有當年母親對我的諄諄教導,我也不會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家長,現在的放手對于孩子長大后的各方面都是很好地幫助。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家長教育孩子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培養孩子自強、自立的宗旨。作為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適當的時候該放手時就放手,對孩子不要有太多的不舍。要知道,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五、溝通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俗話說:溝通是建立起學校、老師與學生交流的橋梁。其實,不光如此,作為家長,學會與孩子溝通,也是幫助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一個重要紐帶。身為家長的你們,千萬不要總是以長輩的身份命令孩子做什么,更多的是應該把孩子當做生活中的朋友。比如,一次考試沒考好,有些家長就開始打罵了,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煩心理。由于存在一些壓力,所以導致學習不好。我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這次考試沒有考好的原因在哪里,是上課沒有聽懂,還是方法上不對頭。還有一些聰明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加靈活。孩子回家后,不和孩子談論學習,而是和孩子一起聊天,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或者是帶孩子出去旅游,放松心情。所以,學會多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坦誠地與孩子溝通。要知道,只有家長尊重了孩子,孩子才會更加尊重家長。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家長和孩子之間還存在一些矛盾的原因,估計就是因為缺少溝通吧。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孩子回到了家,會主動告訴你,他今天在學校里都做了什么事,自己和同學之間發生了什么事,甚至把自己的心事都會講給你聽。此時此刻,你們之間已經建立起了信任。慢慢地,溝通起來就很容易了,孩子這時候就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六、寬容讓孩子平等對待他人。
古人云:“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總是狠狠的出手教訓孩子,總以為孩子做錯了事就應該挨打挨揍,這樣就一定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嗎?其實,不是這樣的。作為一名家長,不能要求孩子聽之任之。雖然你們認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對的,但是有時候我們一時的沖動會造成一生的后悔。十個指頭都不可能一般齊,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不完全是孩子的錯。作為家長,也是有原因的。你們應該學會寬容,原諒孩子沒有考好,幫助他分析考試失敗的原因,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爭取下次考試考好。不光是學習,生活也是一樣的。要讓孩子學會寬容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在我班上,就有兩個小男孩,家離得很近。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兩個人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結果就是誰也不服誰,生怕自己會吃虧。這兩個孩子就是缺乏一顆寬容的心。家長可以在家教孩子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才是一個家長應該做的事情,要讓孩子常懷一顆寬容的心,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七、道歉讓孩子學會變得自信。
大多數家長都把學生分數作為評判學生成績的唯一標準。其實,不盡然,這種方法是不對的。如果家長一味地用分數去檢驗孩子的話,這讓孩子會失去自信的,到最后一點點自信心都沒有了。記得在我的身邊,有一位學生家長在給自己的孩子檢查作業的時候,不小心檢查錯了。當時,她就非常魯莽地說了孩子:“這么簡單地問題都會出錯,你真的是笨死了!庇谑,讓孩子去更正。孩子不開心地回房間改錯去了。沒過多久,這個孩子從房間里走出來,告訴媽媽說:“媽媽,我沒有做錯吧,這個題就是這么做的!眿寢層稚鷼饬,大聲說:“難道我連三年級的數學題都會出錯么?不可能!闭斶@位家長讓孩子再重新修改的時候,又仔細看了看題目,發現果然是自己做錯了。這位家長連忙說了聲:“對不起,是媽媽看錯了。你是最棒的,你比媽媽強多了!鳖D時,孩子的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笑容!是呀!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當家長選擇道歉,也許你們的一句“對不起”會對孩子今后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久而久之,孩子在各個方面也會變得更加自信起來的。
孩子的未來在于當今的教育。作為一名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謙讓別人、幫助別人和尊敬別人。我們深知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潛移默化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只要你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些煩躁,多一份細心、少一些呵斥,那么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為了家庭的幸福、為了民族的希望,更為了祖國的未來,望天下所有的父母一起攜起手來,積極配合學校貫徹落實的國家教育方針,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