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之南,有鎮南河。南河之盛,遐邇聞名。地鄰浠蘄,水接白蓮。山有奇石,地富農珍。稻熟魚肥,荷碧茶香?〗苘囕d,人才斗量。崇文尚道,禮士敬賢。區區鄉邑何所幸?南河教育化育功。
清代以降,方志有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北當大別之要沖,西接武昌之口岸。民豐物阜,地利人和。耕讀傳家,教化有方。域內望族,號曰王段。不競奢靡,但布德澤。修橋補路,建校立祠。巍然段氏府,奇秀靈芝橋。啟民智,傳文脈。設庠序,辦私塾。習圣人儒學,免俗事紛擾。段朝立開宗立縣,劉鄧軍轉戰其間。興教情熱播芳名,文化綿長產圣賢。
共和初創,百廢待興。教育戰線,除弊納新。仰前輩盛舉,仗南河底蘊。當仁不讓,旗幟引領。文革十年,浩劫不復,知識分子,掃地斯文。
改革開放日,春雷一聲響。教育興國國策高,天翻地覆譜新篇。村村有小學,初中接高中。望江高中、南河四中、瓦寺前中學、龍譚河中學……學堂雨后春筍,質量步步攀升。大德不官,好校長何止十百。大愛無疆,好老師何止百千。大道不器,好學生何止千萬。大道不違,好學校就在此間。諸校風流,瓦前為最。冠蓋全縣,享譽鄂皖。北大清華搖籃地,功成名就桑梓鄉。
光陰荏苒,世事滄桑。世紀交替之際,南河漸趨式微。高速改道,中心北移。人口萎縮,經濟乏力。校園屢經整合,師資大量外流。泯然于眾寂無聞,榮光不復堪可憂。
新世紀,新征程。九年義務,兩免一補。素質教育,均衡發展?鞓方逃,拓展空間。重整旗鼓,人定勝天。長風破浪,直掛云帆。樹尊師重教之風氣,下破釜沉舟之決心。因地制宜,思教育之良策。統籌兼顧,謀千秋之功業。
凝人心,聚能量,公平導向,遍灑甘霖。重創新,舉旗幟,砥礪前行,不忘初心。
收拾行裝再出發,繼承弘揚老區魂。內抓管理,外樹形象。改革興校、科研立校,服務活校。和諧發展,共襄盛舉。生命綻放,幸福生根。
南方有佳木,十年蔚成林。戮力同心,功成有日。昨宵夢好,感先賢之德惠。明日花紅,期執事之有為。
讀書人一聲嘆,教書匠三更思。薪火綿綿相承,忠信代有所遵。幸承家鄉山河潤澤,幸蒙故鄉教育教化。吐故納新之際,聊為一賦,以張南河教育之所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