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迎訪問英山縣教育局官方網站!
                    今天是: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教學 >> 教育論壇
                    問診“網課爆破” 營造清朗課堂
                    時間:[2023年02月23日 10:43]  作者:[彭瑩]  來源:[長沖初級中學]  點擊數:782


                    2022年,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某地一老師上網課后去世”。后經家屬反映和公安機關調查,該老師因在線上教學時持續遭受語音辱罵﹑共享屏幕干擾課件投屏等多種方式刺激,誘發心肌梗塞而去世。一位愛崗敬業﹑和藹可親的老師就這樣離去,讓人痛心疾首的同時,也讓一種新型網絡暴力引發人們的關注——“網課爆破”。 

                    初問癥狀 何為“網課爆破”? 

                    所謂“網課爆破”,是指一名或多名外來者進入直播間通過開麥辱罵、播放歌曲、刷屏刷梗、甚至播放淫穢視頻等方式來破壞線上教學秩序,這些侵入者被稱為“爆破手”!氨剖帧蓖ㄟ^社交媒體,有組織地發起一場場“爆破”,有些“爆破”來自學生本身,也有些來自明碼標價的專業組織。有組織的“爆破”由知情人泄露網課時間和房間號碼,專門的“組織者”下達“爆破令”后,參與者在固定時間集合“爆破”網課。毫無疑問,這種“爆破”行為是惡意的。 

                    這種惡意行為,隨著互聯網的放大傳播,往往成了傷人利器,帶來了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一是擾亂課堂秩序,破壞了原本安全、有序的教學環境,對于教師教學和學生們的學習都產生很大干擾,甚至導致課堂無法進行下去;二是不健康信息的傳遞,包括一些謾罵、黃色信息、暴力視頻等“霸屏”內容及“爆破”事件本身都會對師們產生巨大的心理沖擊和情感傷害;三是產生模仿心理,對于這種網絡課堂中搗亂和暴力行為,一些學生可能進行模仿,并且延伸到日常人際關系上,學會在課堂搗亂,欺負他人等,助長校園暴力等。 

                    次問成因 為何“網課爆破”? 

                    那么,是誰在進行“網課爆破”?以“網課爆破”為代表的網絡暴力行為又是如何蔓延和發展起來的?根據已有報道,無論是內部泄露的學生,還是專門的“爆破手”,“網課爆破”的參與者以青少年學生居多。而推動他們實施或參與“網課爆破”的原因有: 

                    網絡的匿名性。在匿名性下,網民的身份是虛擬的,人們相當于頂著“數字化面罩”與他人交流,這種交流完全不同于線下面對面交互的體驗,人們在使用虛擬身份時更容易肆意釋放內心的極端情緒。而青少年的三觀還在塑造中,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情緒的控制和不良信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自己不想上課,就可以找人進入課堂搗亂,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做法的不正確性;還有部分學生通過“網課爆破”來獲取流量,以此來提升真實或虛幻的影響力,并為此不惜游走在違反公序良俗或法律法規的邊緣;還有一些學生,通過參與網絡暴力,從對正常社會活動秩序的擾亂、沖擊和破壞中獲得所謂的成就感、歸屬感和宣泄負面情緒的快感。在這些動機下,不少青少年無意識地成為或主動成為“網課爆破”實施者或參與者。 

                    應急預案與管理辦法的缺失。線上教學行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大背景下開始的,也是在缺少事前準備的前提下展開的,于是對網課的管理,沒有跟上網課的發展,無論是校方還是平臺方,都缺乏相應的應急預案與管理辦法。正是這些漏洞和缺失給“爆破者”以可乘之機,他們匿名而來,得逞后散落于茫茫網海之中。事前不能有效預防,事后又難以追責,這些缺失與漏洞讓“爆破者”一次次嘗到甜頭,助長了“網課爆破”的不良風氣。 

                    再問對策 爆破“網課爆破” 

                    網絡課堂作為學校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其教學質量必須得到保證。爆破“網課爆破”,需要多方發力,久久為功。 

                    一.有關部門要通過健全監管監督機制,促進平臺履行主體責任。中央網信辦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指出,網站平臺要根據自身特點,建立完善緊急防護功能,提供一鍵關閉陌生人私信、評論、轉發和@消息等設置。用戶遭遇網暴風險時,網站平臺要及時發送系統信息,提示其啟動一鍵防護,免受網暴信息騷擾侵害。在網站平臺評論、私信等位置設置網暴信息快捷投訴舉報入口,簡化投訴舉報程序,網站平臺對于明確為網暴信息的應在第一時間予以處置。向用戶提供針對網暴信息的一鍵取證等功能,方便當事人快速收集證據。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優先處理涉未成年人網暴舉報。目前,多個網絡會議平臺已有相關應對措施,開展巡查和處理,清理掉了相關違規內容并封禁了部分違規賬號,并對“網課爆破”設立相應阻止功能。例如,騰訊會議提供了多種會前、會中、會后的權限設置方式,保障在線課堂安全性,滿足課堂、研討會、答辯等多種場景的教學需求;在釘釘,老師可通過設置‘僅主持人可邀請成員’,限制參會學生把會議號分享給陌生人。隨著這些行動的展開,記者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搜索,發現此前以“網課爆破”為關鍵詞活躍的部分社交小組已無搜索結果。 

                    二.學校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加強對老師應對網課突發事件能力的培訓,努力做好預防預警和事后處理工作。部分地區教育部門已關注到“網課爆破”情況頻現,并要求學校采取措施加強在線課堂安全,包括實名授權學生進入,要求每個學校設置網絡監控員,加強一線教師培訓等。課堂之外,也要通過宣傳、教育的方式,重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網絡,養成良好上網習慣,遵守網絡規則,規范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言行。同時,學?啥ㄆ陂_展師生安全網絡使用和心理健康類的宣傳科普,減少和避免遭受“網課爆破”風險以及不良心理健康影響,并且對遭受“網課爆破”的師生及時提供心理援助和健康教育。 

                    三.公安機關依法打擊破壞網絡課堂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懲治形成有效震懾。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維護網絡課堂秩序,懲治網課暴力亂象,刻不容緩。羅翔表示,對于擾亂正常的工作秩序、教學秩序,現行法律提供了許多規制之道,無論是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還是刑法,都有相應的懲治措施。尤其是對公然侮辱他人,現行刑法第246條就規定了侮辱罪,以暴力方法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情節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3年有期徒刑。近幾年,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電子商務法以及有關司法解釋等,都對打擊網絡水軍、治理網絡暴力等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在今年的網暴專項整治行動當中,重點網站平臺累計攔截涉攻擊謾罵、造謠詆毀等信息6541萬余條,處置違法違規的賬號7.8萬個。在去年11月份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中,明確提到了要加強重要互聯網平臺的義務,以及強化侵犯個人信息的懲罰機制和力度。 

                    四.家長們要加強與孩子們的溝通,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監管孩子們的網絡使用情況。網絡里包羅萬象,其中包含著許多不良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會誤導孩子們,甚至帶偏三觀。作為孩子們的第一監護人,家長們一定要監管孩子們的網絡使用情況,包括日常的上網娛樂時間和內容的限制等,增加陪伴和規律作息,引導文明使用網絡,共同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 

                    總之,線上教學為大家,網課安全人人抓,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綜合治理,才能早日爆破“網課爆破”,營造一方清朗課堂。






                    友情鏈接
                    男女嘿咻嘿咻猛烈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