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小學六年級畢業質量監測,我所帶的麻元小學畢業班語文單科成績在全縣76個班中位列第13名。消息傳來,我喜極而泣。這是對我在麻元小學從教三年最好的褒獎,也是對我在小學語文教學方面的不斷探索最好的肯定。
一、落實語文雙基訓練,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將雙基訓練落到實處,我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抓:
1.抓字詞。學習語文,字詞是基礎。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每學一課,我都會組織聽寫。一開始,我采用常見的拼讀聽寫,但通過單元測驗,我發現班上有一部分學生,拼音的拼讀存在很大問題。于是,在后續的聽寫練習中,我打破慣例,改用看拼音寫詞語的方式來聽寫:讓全班同學看拼音一齊拼讀,帶著不會拼讀的同學一起讀,再開始寫。這樣子下來,不會拼讀的同學也慢慢會了,聽寫練習全班都基本過關了。
2.抓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重視課內,還要加強課外的閱讀。因此我經常指導學生認真完成課外閱讀,并獨立完成課后閱讀的擴展練習。對于閱讀能力稍微差點的學生,鼓勵他們多讀多分享,并教給他們通過關聯詞、主題詞等標志詞閱讀的方法。除此之外,我還要求每個學生的書包里備⼀本自己喜愛的課外讀物,為每周的閱讀課和每月的讀書分享活動做好準備,并且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看兩本課外書,做好閱讀批注和讀書筆記。
3.抓寫作。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是在作文指導課上,要加強作文的講解剖析,既要展示優秀作文,發掘好文章的共性,更要分析作文中的通病。通過閱讀、分析、討論范文和低分作文,學生們認識到了自己寫作時存在的問題,也知道了該如何檢查和修改。最后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學生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
二、注重平時語言積累,提高寫作文學素養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睂W好語文并非一日之功,只有長期的積累才能充實自己的語文素養。因此,我通過摘抄好詞佳句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積累習慣。每學期開始,我便要求“每生一本”,把課本文章和擴展閱讀中所接觸到的好詞佳句、文學常識分門別類地摘錄下來,并抽出早讀的部分時間來背記。久而久之,學生們的積累本越來越厚,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寫作時自然有筆可落,文學素養便得到了提升。
三、幫扶學習困難學生,提高教學整體水平
教學質量的提高是建立在對全體學生的培養上的,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還是幫扶學習困難的學生。我認為對學困生要做到一勤,二愛,三耐心,只要不拋棄、不放棄,他們也能追趕上來。為此,我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幫扶:
1.對于文化基礎弱的學生,要多幫扶多鼓勵。上學期,班上一部分學生連續幾個單元的測試都不合格,究其原因,發現學過的基礎字詞不能全部掌握,作文就更不用說了。面對這種情況,我總是耐心地輔導,并告訴他們多讀多寫多練,才能牢固地掌握字詞。于是我利用課下時間給他們補課,讓他們反復練習讀寫。通過一個學期的幫扶,他們進步了,寫字不用拼音代替了,簡單的作文也能寫通順了,考試成績也就慢慢提高了。學期末時,他們在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中上臺領進步獎,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學習勁頭也上來了。
2.對于學習懶散的學生,要多督促多教育。有的學生腦子轉得快,但特別貪玩,不寫家庭作業,這使我傷透了腦筋。我的辦法是和家長密切配合,提醒家長加強監督。就拿我班的小文同學來說,他是單親家庭,父親勞動較忙,不太關心孩子的家庭作業。我就堅持每周把家庭作業私發給他的爸爸,提醒其進行督促。在學校里我嚴格管教,對糊弄敷衍的作業從不放過,我讓他們利用課間十分鐘或中午時間返工補交作業。這樣一來,懶惰學生慢慢轉化了,每次都能自覺有質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孩子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充滿著各種可能與奇跡,會長出我們所不知道的無限可能!苯逃皇菢藴驶a,而是去發現每個種子里孕育的精彩。教育首先是發現,然后去成全,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不同的種子有不同的花期,遲開早開的花朵同樣美麗。讓我們一起勤奮耕耘,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