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歡迎訪問英山縣教育局官方網站!
                    今天是: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教學 >> 教學研究
                    “教師工作坊”激活教師研修生命力
                    時間:[2022年08月22日 15:46]  作者:[余琳]  點擊數:5084

                    英山縣第二幼兒園開展了“教師工作坊”幼兒園教師研修模式的行動性研究旨在突破解決教師工作坊如何有效開展的模式和教師工作坊研修主題的確定方法,嘗試探討制定工作坊活動的效果評價與管理制度。在教師工作坊研修活動中,通過有意義的研修主題、可行的研修模式、良好的交互設計等可以幫助坊主、學員更積極地參與研修,激發教師的學習內驅動力,進而加快教師專業發展進程。使研修模式從“大眾化”到“個性化”,培訓決策從“經驗化”到“科學化”,培訓評價從“單一化”到“綜合化”的改變,從而將立足本園又直指當今我國幼教師資建設的熱點問題,嘗試探索新型而有效的新時代研修模式,增強對幼兒教師整體研修水平的把握與提升, 將具有較高的對幼兒教師實施有效培訓引領的前瞻性,工作坊研修模式也將形成我園一大園本文化特色。 

                    一、關注學員教師的主體地位構建“教師工作坊”研修共同體;

                    其一、關注研修主體即教師的發展需要是“教師工作坊”醞釀的土壤;

                    英山縣第二幼兒園于2019年秋在眾人的期盼下以英山縣最大、設備最齊全、環境最優美的高配置、高起點正式開園,年輕的園所里更是迎來了一支年輕的教師隊伍,60名教職員工中在編教師18人(除后勤管理崗)都是2017年縣招考的年輕教師,而臨聘教師多是近兩年學前專業畢業生,90%是90后,他們有蓬勃的生命力、較為全面的專業理論基礎、比較殷實的家庭生活環境,渴望更多的自由和空間,但他們比70后和80后更早熟和更現實,對自己的成長有更明確務實的目標感,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規劃,面對研修活動,他們有了更多的個性化選擇,更希望研修活動關注個人的成長,讓教師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傳統的單方面注重園所需要、灌輸為主的培訓模式或許只換來他們的“到卯”或者“坐堂曠課”。因此,一方面要讓教師們從被動學變為我要學、我想學;另一方面研修的內容要滿足教師對不同方面的需要,從而得到身心全方位的提升。 

                    當今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網絡無時不在,一方面,快餐文化下無需過多思考,得到的都是答案,同時學習成本太低,結果來得太容易,思考過程的缺失,結果變得空洞、單;另一方面,互聯網帶來的鋪天蓋地、豐富多彩的信息和多元體驗沖擊著傳統研修模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不辛苦,無收獲”等強灌式研修形式已經違背了人類發展的進程,今天的教師們更希望研修的成長過程中獲等輕松舒適和愉悅的體驗。

                    作為幼教者一直在堅持因材施教多元評價幼兒發展的原則,而現今對教師的研修與評價也應該是關注人的終身發展多元化的,要珍視每一個教師的優點,包容每一個教師的缺點,不用一刀切的方式去輕易評價一個教師的價值。要真誠地為他們營造溫馨的成長氛圍,揚長辟短自信展示的平臺,讓他們成為研修的主體、研修的主人,獲得職業成長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由此,“教師工作坊”研修模式被嘗試確立為我園的教師研修主要方式,應運而生產生了“教研坊”、“體智能工作坊”、“文學養心坊”、“舞蹈坊”、“創意美工坊”、“鋼琴坊”六大工作坊。隨之,我們也展開了為期兩年的“教師工作坊”實踐性研究。 

                    其二、充分發揮教師的研修主體性自主抱團式構建教師工作坊研修共同體;

                    “我的研修我做主”,教師工作坊充分發揮教師研修的主體地位,教師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與需求以及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參加不同的研修工作坊,可自薦坊主、也可成為核心成員或一般參與者。坊主在對成員需求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從了解教師的需求出發,讓教師明確“工作坊”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從而大膽地提出成立自己“工作坊”的設想和研究方向,通過宣傳的方式“招兵買馬”進行成員招募。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個性、不同經驗、不同崗位的教職員本著基本相同的目標抱團成為協作研修的同伴。 

                    “一視同仁”地營造了一個民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共生的研修氛圍,行政后勤人員在這里和教師都是平等的工作坊成員!肮ぷ鞣弧苯M織應需而生,管理者退位,成為支持者、參與者、研修伙伴,充分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工作坊里每個人都是研修的主人,都是平等地共同參與活動的設計,形成共同的研修主題,共同開展各種研修活動,達成共同的研修目標,自主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與發展。

                    二、研修與教育實踐相融合推進教師工作坊活動實效性

                    其一、研修主題及內容的確立與教育實踐相融合 

                    在本園工作坊活動之初2020年疫情封控期的百花齊放,各顯其能,由于封控停課,有足夠的時間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師工作坊活動,教師們在自選的工作坊里教師專業技能得到較快地發展與提高,獲得了專業成長的幸福感,也獲得了職業生涯的歸屬感,逐漸形成了一支積極向上和諧共生的教師團隊。而當復工復學后,教師大量的時間用在班級教育活動開展、疫情防控、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開展,下班后有時疲憊不堪或各自家庭的原因對工作坊活動產生了力不從心、累贅之感,似乎教師工作坊成了雞肋。 

                    以上現象引起了我們進一步地思考:如何發揮教師工作坊活動組織實施的實效性?如何解決幼兒教師繁瑣的工作、生活與工作坊研修上的時間沖突?如何處理教師工作坊與教育實踐工作的關系?首先,深入思考明確了本園教師工作坊的目標是要全面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最終目的是促進教育教學實踐實效。其次,通過現狀分析幼兒教師工作性質決定了工作時間里眼里必須是孩子,班里的事無巨細都離不開教師,業余時間往往還要備課、反思、創設環境、制作玩教具、課件、家訪等等,每天少有閑暇時間,研修的時間多是占用教師的休息時間,而本園是一所高起點高標準的新園,各項活動對教師要求高、節奏快,長此以往,難免教師會疲于應付,教師工作坊反而會適得其反,研修時間必須與日常教育實踐活動相互統籌。

                    因此,把教師工作坊研修活動主題、內容與教育實踐相融合作為我園教師工作坊組織實施的主要途徑,活動主題、內容來源于教育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教師直面實際問題進行共同學習、共同研討、共同改進教育實踐,最終獲得師幼共成長。
                    六大工作坊也進一步明確了前進的方向和研修的任務:

                    鋼琴坊由特長教師發起,目標1)曲高者聚而成團,以共同特長和愛好聚集一起共同提高、精進琴藝,在每一次的技能展示與技能競賽活動中大放異彩;目標2)彈奏技能引領,輔導在鋼琴技能上欠缺的教師,提高彈奏能力,達到熟練彈奏相關幼兒園曲目的能力,更好地開展藝術活動。

                    舞蹈坊:目標1)成立教師舞蹈隊,不斷提高教師舞蹈技能,并負責排練相關節目參加各項展示和比賽活動;目標2)滿足中、大班有舞蹈興趣幼兒的學習需要成立舞蹈特色班,從小培養幼兒舞蹈素養。

                    體智能工作坊:目標1)承擔幼兒園足球特色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2)引領幼兒園體育教育活動的創新發展;3)組織教師參加強身健體活動。

                    文學養心坊:目標1)創建職工書屋,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創建書香校園,培養教師勤于閱讀的習慣;2)開展書法、文學分享等活動提高教師文學素養;3)引領幼兒閱讀活動的創新開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美術工作坊:目標1)輔導教師提高美術教育素養;目標2)引領幼兒園創意美術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目標3)承擔幼兒園主題活動的美術展示和公共環境創設活動。

                    教研工作坊:目標1)引領教師開展園本教研活動促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目標2)組織實施幼兒園課題申報及研究工作,以教研促進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升。

                    在明確了教師工作坊目標基礎上,教師工作坊活動的主題和內容跟進學期教育活動計劃,跟進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跟進教育對象的發展需求,從而研修主題跟進教育教學中的主要問題,與教育實踐緊密相融,統領教師工作坊研修內容,“接地氣”地讓教師們在寬松合作的氛圍中,集思廣益快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方法,使教師工作坊活動效能凸顯,較好地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有效促進幼兒園教育活動地組織與實施。 

                    其二、教師工作坊活動組織與實施落地于教育實踐的不斷優化:

                    教師工作坊研修的基本路徑是問題驅動、主題確定、尋求解決方法、教育實踐、反思評價、再教育實踐。教師工作坊研修的實質就是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問題意識驅動下,直面存在的問題,在工作坊中或進行自我反思交流、或診斷分析、或共同研討,或同伴互助相互學習提高,最終落腳于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教育實踐的不斷優化。

                    本園教師工作坊主要實施流程如下:

                    1)問題提出—共同思考研討—制定解決方案—教育實踐—反思評價—教育實踐 

                    2)問題提出—互助式學習提高—教育實踐—反思評價—教育實踐 

                    3)問題提出—經驗分享—體驗交流—方案制定—教育實踐—反思評價—教育實踐 

                    4)案例觀摩或分享—觀察發現問題—研討交流—制定改進方案—教育實踐—反思評價—再改進方案—再教育實踐 

                    足見教師工作坊活動與教育實踐高度融合,滲透于幼兒園各項活動之中,各坊負責實施各自研修領域的相應活動,既是教育活動實踐的過程,又是教師們業務提高和展示的舞臺,最大化地發揮了“以研促教”的作用,形成了樂于觀察分析、思考、不斷改進實踐的良好園本研修氛圍。

                    三、管理與評價機制的不斷完善保證工作坊活動的持續效能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本園教師研修的模式,要保證教師工作坊活動的質量,發揮其持續效能,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與評價機制,并將其作為幼兒園管理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園在“教師工作坊”活動開展的行動研究中制定并不斷修訂了幼兒園教師工作坊管理機制與評價制度,制定出幼兒園教師工作坊管理制度、系列評價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教師工作坊的成立、運行規則、成員紀律要求、獎勵制度、各工作坊章程。

                    評價體系包括:教師工作坊活動評價辦法、對坊主的評價辦法、對參與者的評價辦法。

                    四、教師工作坊活力發展煥發園所強勁生命力 

                    1)建設了一只活力四射、生機盎然的師資隊伍 

                    教師工作坊是一個多姿多彩而充滿活力的生命共同體,每一個成員綻放著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光芒:長袖起舞者、球場健將者、水墨丹青者、臨池學書者、奇文瑰句者、余音繞梁者、業務精良者,工作坊為每個成員在充分發揮自己特長和優勢創建了一個溫馨和諧寬松的展示平臺,通過形式多樣的共享、互助交流、相互診斷、實踐反思等體驗式研修方法,引領全體教師砥志研思相互切磋、共同成長。

                    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多樣的培訓方式,使教師在外力和內在驅動力下加快了成長的步伐。教師工作坊有效助力全體教師體驗成長的艱辛和快樂,讓每位教師成功揚起專業成長的希望之帆,活力十足、生龍活虎地踏上通向優秀教師的幸福研修之旅。

                    2)孕育出陽光自信、健康活力的幼兒 

                    伴隨活力的教師工作坊實踐性研究下我們創設生成了立足于幼兒終身發展,關注幼兒視角的園本課程、特色教育活動和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真正激活了教育活動,孕育出蓬勃的生機。

                    激活了幼兒園傳統節日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和幼兒一起創設開展了“暢玩趣味傳統文化街迎新年活動”、“溫情三月系列節日活動”、“緬懷先烈傳承民族精神活動”、“愛勞動喜農耕活動”、“活力展風采、暢玩慶六一活動”、“粽情端午活動”、“尋根紅色印記、童心向黨愛國教育活動”、“情滿中秋活動”、“暢玩童年藝術節”等活動主題方案,由觀察了解幼兒眼中的節日到和孩子一起討論創設多樣活動方案,由各坊各盡所長深入探討深挖傳統節日教育資源到集思廣益創新開展多元的節日活動,我們逐漸實現了“把每個傳統節日還給孩子”、“我的節日我做主”的活動基調,讓節日中每個孩子成為鮮活的個體,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在幼小心靈生根發芽。

                    注入“幼兒園足球特色教育活動”和“興趣走班活動”“舞蹈特色班”等特色教育活動生命的張力。教師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更是各展才能,并將個人之長在活動研討、組織中不斷精進教育方法和能力,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教育風格,特色教育活動的途徑也日趨成熟,孩子們自主選擇興趣所致的活動,身心愉悅地主動學習發展,“玩中學、學中玩”,各項活動中感受著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快樂,對生命充滿熱情和希望,燦爛的笑臉、自信地表達交流,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氣息。

                    3)創造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幼兒園 

                    通過教師工作坊搭建了一個求真、務實、民主、溫暖的研修平臺,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溫馨、舒適、寓教于樂的童年樂園,每個師生都獲得了充分的自由綻放的空間,成為學習成長的主體,盡情展示風采、努力向上生長,主動學習發展。在開園短短的三年時間快速成長為幼兒教育的行家里手,有效推動了幼兒園快速發展,一年創縣級示范園、兩年創市級示范園;從開園初的15個教學班快速開齊24個教學班,年年獲評縣綜合考評先進單位、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平安校園、優秀黨組織、獲縣五一勞動獎狀,并獲評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黃岡市平安校園,獲市教師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教師在省、市、縣、級獲得獎項多達200多人次,辦園效果凸顯,彰顯著生命家園的教育智慧與魅力,處處充滿著蓬勃的生命力,相信教師工作坊將繼續科學發展助推英山二幼成為英山幼教的新品牌,煥發出永恒的生命活力!






                    友情鏈接
                    男女嘿咻嘿咻猛烈动态图